当前位置:孝德大讲堂 - 学习“五养”,修养“五福”,追求完美人生(三)


学习“五养”,修养“五福”,追求完美人生(三)
原创:王志祥 发布者:宿城孝文化 阅读次数:3324 日期:2017-01-09

第四养谦德。

“惟谦受福”,谦德是善、是福、是吉、是正气、是正能量,是完美人生的法宝;傲慢是恶、是祸、是凶、是邪气、是负能量。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个人要想成功成人,必须谦虚。人只要把谦德修好了做到了,五福就来了,想不成功都不行。家和万事兴,人和百事顺。有谦和心态的人,厚德载物,这是黄金定律。然而,人性的弱点在于“知易行难”,似懂非懂。很多人对谦虚、谦德既熟悉又陌生,世人都知道谦德是宝中宝,就是做不到,一做就是傲慢无礼,目空一切地玩无知,理论与实践脱节,说的和做的不一样。所以说,世上有些人根本不了解谦德。谦德的内涵博大精深,学问道业很深。它源之于含于寓于所有道德美德之中。

《易经》是一部经典,讲了人生的六十四种生命状态。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惟谦受福”等。说来说去,就表达一个意思,要积善,做好人。积善就是积德,善德做好了,谦德就好了,你的家就会代代传承,代代兴盛。所以说:人人都要学习《易经》,不学《易经》,根本不了解谦德。要知道整个宇宙,整个自然界都存在着谦德。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日月有大功而不言。“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总之,任何事情一满马上就要缺,花一开马上就要谢,月一圆马上就要缺,太阳一到中午马上就要夕阳西下,这讲的是自然的阴阳。所以不能自满,一自满马上祸就来了,所以人要保持谦虚,只要你有谦德,你的幸运和福气就来了。人生的拐点不在外部,在自己的心态上。人只要一骄傲,得意忘形,自高自大,发疯发狂,马上花就开了,凋谢了,事业就败了。我们现在知道了,在青壮年时期缺少的就是谦德。

在人生中,修谦德太重要了,是一生的功课作业,关系到几代人的命运兴衰。没有谦德,在官场商场是很可怕的事情。古今中外不胜枚举。有很多人精通此道,也有很多人毁于此道,包括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兴衰起伏与此都有关联。比如春秋末期,越王勾践灭了吴国,范蠡带着西施辞官出走,文种不走要当大官享福。不久越王勾践就赐一把宝剑让他自杀了。唐朝中期的名将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他平定安史之乱,顾怀恩叛乱,收复吐蕃,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功高盖世。他深谙此道,由于他处处小心事事谨慎,非常低调,保全了成千上万的部属和家族的安居乐业,修到了五福完美的人生,年85岁而寿终。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有着“唾面自干”谨慎谦德和智慧。还有家喻户晓的范仲淹、曾国藩、张英的六尺巷佳话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儒更多了。像周恩来、朱德、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李先念等等,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光明磊落,谦虚低调,顾全大局,高风亮节。还有商界的一些精英,他们善行义举,他们的低调做人源于圣贤的智慧,源于内心的宁静,始终不忘经典的教诲。李嘉诚先生自己写了一幅字挂在办公室的墙上:“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李嘉诚懂得,事上花开赚钱了,心上花不能开,既谦德又惜福。宿迁市秀强公司的卢秀强先生也是这样一位见贤思齐的人。

养谦德是养老的主要法宝,慈俭和静为“致寿之道”,也是修身养德之道。勤勉修谦德,何愁无福报。谦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德源于心在于行。践行修德,从小做起,从你我做起,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细节决定成败,人品决定一切。无才难进取,无德难守成。居功自傲,倚老卖老是养老养生的大敌。是健康长寿的大敌,是积善传家的大敌;我们老人把谦德做好了,就能传家和兴业。老人像风,儿女像草,风往哪里吹,草往哪里倒。这就是“德风德草”学说的深刻道理。老人怎么养谦德呢?很简单,经常学习经典,经典的经和经络的经是一个经,读经典通经络。老年人爱学习既是谦又是善,既是养生也是修心,“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矣。乐于助人,积善传家,做点公益养老。做给儿孙看,不仅自己有福气,儿孙也有福气。一个家的兴盛不是靠一个人,而是一代一代垒起来的。所以古人说:“成家如针挑土,毁家如水推沙,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你把爱给别人了,爱自己会回来,你把福气给别人了,福气又会回来。这也就是舍与得的关系。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黄金定律;保持晚节,不犯错误,少犯错误,要自律而且知错能改;内心有和气,脸上有微笑,谦和之气就是生命的春风。老年人千万不要随便生气,有福气的人脸上都是微笑的。如此,家人外人都喜欢你,爱护你,尊敬你,帮助你,家和万事兴。所以说老人养老要在谦德上下功夫,把自己变成有福的人,把儿孙教育成有福气的人。老人有福了,老人根深,儿孙业茂,儿孙就有福气了。

现在我们的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什么都教,什么都培训辅导,就是缺少谦德教育这一课。虽说很多人受过教育,但没有受过谦德的系统教育。有的人有文凭却无水平,无热情,冷漠无情;有学历却无修养、无教养,有才华却无人生目标;有地位却无真才实学,又缺少谦德品行,有财富却无感恩之心,不自觉去积德行善,缺少正能量。人的一生,无论你现在、将来如何,本质上是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与自己相处,一是与别人相处。与自己相处我们应当学会宁静淡定,学会反思和自省,加强修身养德,懂得知恩感恩报恩,坚守诚实守信。与别人相处,我们必须学会谦虚友善。只有谦虚,才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把它吸收到自己的人生中。只有友善,才能唤醒别人内心的温情,并在这种温情中展开自己的人生。谦虚的修养,好学的精神,是做人成事的法宝。否则,你的人生遭遇、失败的后果是你自己都意想不到的。自满自大和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山高路险,切忌自满。人只有知道自己的渺小和不足,才能达到高尚和理性。

在现实工作生活中有那么一种人质疑善良,怀疑一切,凡事都往坏处想,信口开河,说三道四,公共场所指手画脚,使丫唤小,已成为一种毛病,一种陋习,一种心理障碍。还有一种人见识不比别人广,才能不比别人强,公共形象很一般,却自以为了不得,浑身都是本事,对别人说的话、做的事总是看不惯,吹毛求疵,鸡蛋里头挑骨头,好像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聪明似的。这种“我说才正确,我做才对头”的古怪心态,是一种典型的自恋行为,是一种精神肿瘤病。这种病态源于对他人对自己的误判,心理心态出了问题,对家庭、对单位、对社会破坏性很大,容易把家庭、单位搞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容易把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另外,还有一种人,情绪不好,怨恨恼怒烦,抱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孰不知,你得怀才,然后才有资格考虑遇不遇的问题。有人生就有人生的学问,有德行的人才有未来。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人的第一美德是好心肠。希望别人好,成全别人好,不管对方领不领情都心甘情愿地去做,这是善良人的基本心质。为人处事,首先要学会做人。成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失败肯定是一个人的责任。人一旦失去悟性,失去羞耻,失去自省,也许自己感觉不自在很累,其实别人更累。

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越聪明越善良,他看到别人身上的美德越多,一个人越愚蠢越恶毒,他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也越多”。有的人无论自身对与错,老是在人前背后用舌头去攻击,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人和人的家教不同,学识不同,见识肯定不同;教养不同,修养不同,待人接物的言行方式自然就不一样。善的源泉在内心,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在于宽容、诚信、疾恶好善,知世故而不世故。一个人只有经历人生沧桑和苦难之后,才能不惑于世间的纷扰,懂得社会的人情世故,保持内心的恬然安宁,珍惜感恩现有的一切,有所敬畏地过日子。人生最珍贵的财富是什么?一是洋溢在脸上的阳光和礼貌;二是融化在心里的骨气和自信;三是蕴藏在心中的期望和梦想;四是丰盈了的知识和智慧;五是健康的身心和体魄。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喧嚣,所有的伤痛都来自于躁动。

现在,有些人的灵魂已经扭曲了,价值观的导向出现了问题。过去人们崇尚英雄,崇尚工匠功夫,崇尚医德医术,崇尚教师的德艺双馨,崇尚共产党干部为人民服务朴实厚道,崇尚人民解放军的鱼水情和奉献精神,崇尚工人阶级的发明创造,崇尚农民的勤俭朴实善良,崇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无限荣光,崇尚人民警察的忠诚可靠,特别是崇尚科学家,孩子念书的最高理想是当科学家。也正是他们在那个年代支撑着国家的强国梦,支撑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带来了今天的科技繁荣,祖国昌盛,天下太平。多年以来,媒体电信网络好多都是明星八卦,追星成了孩子们的全部,偶像崇拜成了一些人的最高目标。娱乐圈的野蛮生长,已经是一种社会病态。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追逐的好多都是表面的光鲜亮丽,于是各种包装炒作,让人们失去了自然和本真,浮华的气息扩散到很多角落。使一些现代人已经不再关注生活的本源,而是追求虚无的奢侈浮华,攀比之风盛行,比权比势比爹比品牌,比房比车比表比包包,恶性循环,恶性膨胀,文艺影视界一些“关键少数人”吸毒嫖娼,洗钱逃税,显摆找洋人、傍大款,有的人已经没有一点羞耻心了。这些 “关键少数人”对社会的影响是深刻地,对民族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他们忘记了作为国家培养、人们养育的公众人物应该负起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演绎明星们的收入像天上掉下馅饼一样容易,你看他们出行时的那个派头,什么经纪人、保镖、化妆师、营养师、美容师前呼后拥,狗仔队驴前马后乱窜拍照报道,屁星大点事都嘘的不得了,唱一首歌几十万元还是税后的,拍一部片子几百万元,做一个广告几百万元,官场在捧、商场在捧、媒体在捧,名人小人互相拍捧,让国人尤其是青少年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社会的人们感想颇多,有些大人小孩都变得很现实功利,似乎觉得搞科研当科学家、当工匠、当教授等没有出息了。觉得人生目标不是升官就是发财,而当明星更是名利双收。为了出名,为了发财,为了当明星,什么事情都敢干,根本不考虑人情道德的底线。这是时代的悲哀。可喜的是,国家上层已经觉察到了,已经着手监管控制了。

当今的中国,形势大好,问题不少。最突出的问题是信任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的关生态系出了问题。现代人对环境生物植物的破坏已经使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突出的问题是食品安全。中国人不缺营养,缺少的是食品安全。一个敢卖给自己同胞有毒食品的民族,一个不惜以残害自己同胞来追逐金钱的民族,一个不懂得爱自己同胞的国家,底线在哪里?红线高压线在哪里?我们都是中国公民,也是一个地道的民族主义者,我们都是爱国的。可是,面对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转基因问题、“过度医疗”问题,这些国计民生的大事,为什么叫国人这么担心这么纠结呢?袁隆平院士、崔永元同志说:过去吃啥都香,吃肉像过年,喜气洋洋;现在吃啥都怕,吃肉像吞毒,战战兢兢。二是社会危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不辨是非,不知荣辱羞耻。一些人连人生的道德底线都守不住了;有的人连国家的法律红线、高压线都不顾了。过去出门遇到困难有人给你帮助你一定是认为遇到雷锋了。现在出门遇到困难有人给你帮助或接到陌生人电话,你有时也许以为遇到骗子了。三是心灵危机,是人与自己的关系出了问题。有些人魂不附体了,搞不明白人生方向、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不清楚人与禽兽的差别在哪里?一些人冷漠无情,傲慢无礼,无教养无修养,无吃苦耐劳精神,无知恩感恩报恩之心,无羞耻之心,自我意识强烈,心浮气躁;为了物欲钱财什么事都敢做,,人性危机是很可怕的。

信任危机,是当今社会最大的灾难。有的已经蔓延到师生之间、医患之间、干群之间、上下级之间等等,信任危机是生命的灾难。过去我们的祖先也和如今的一些国家人民一样,用一生的精力去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件事,一件产品精益求精到像艺术品,有着坚毅沉稳专注的特性,追求德艺双馨,争做大师名家。而今天的中国,一些人想到的“只要能赚钱,管他呢”。

踏踏实实,用心用情用一生的执着,精益求精地去做好一件事的工匠精神,相对来说还不多。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几年来在中国的“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上反复提出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大力弘扬践行中国的工匠精神。他说:“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仔细品味,发人深省,切中时弊,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话里有话,内涵深刻丰富。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成功是付出的收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下的中国缺少的就是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一技在身,赛过千金”。要想在人前显贵,就得在人后吃苦受罪。红尘浊世,轻浮躁动,都想当 “家”,都在追 “星”,都想“吃浮食”,有的人都想靠“虚拟经济”“坑蒙拐骗黑”来发家致富,后果是很可怕的,也是短命的行不通的。诚信,是中国文化里边非常重要的价值理念,把诚实守信视为天道和人道的核心问题。做人做事,离开了诚信二字,寸步难行。诚信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行道德,坚守诚信的美德,是走向成功的基石。人人讲诚信则是社会的基石。“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我国是一个重德尚德的国家,圣贤们倡导的“礼义廉耻、忠孝仁爱、礼义和平”的 “四维八德”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治国兴国之道和安身立命之本。孟子讲“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四端”的仁义礼智德性是做人的开始。孟子认为,世人谁能坚守充实“仁义礼智信”五种德行,就可以保四海安天下。否则,难以赡养孝敬父母。知耻,是人之为人的一个文明指标。是人,就有羞耻之心。孔子有“德风德草”之说,“士皆知有耻,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国的党员干部、中国社会的公众人物,中国的“关键少数人”,人间正道应该是“立身先知耻”。唯有知耻,才有自尊。自尊,基于知耻。竹以直而美,人以正而尊。目中有人才有路,心中有爱才有度。做人德为先,待人诚为先,做事勤为先。贪欲是修身养德的大敌。正直和诚信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德,决定命运;善,改变人生。问心无愧,活着不累。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败,业无信不兴。就当前中国来说,诚信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强国富民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我们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只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诚信大厦添砖加瓦,只要行行讲诚信,全民就有真正的幸福感。良好的道德环境让人向上向善向美,善良美德具有“传递效应”,导向决定风向,旗帜就是力量,行胜于言,带动一片,言传身教,人心向善。别忘了你我的行为本身就是别人的一种环境。众,人的行为就是社会的环境。“道德滑坡”、“道德失序”、 “信任危机”、“人性危机”是当今社会人们感叹困惑的一个沉重话题。中华民族毕竟是一个以道德文化为底色的大国古国,只要全社会的基本共识在,社会道德就不会因几个特殊案例成为人们的沉重话题,成为“易碎品”。只要坚守以党风带动民风,以政德引领民德的决心和信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一直抓下去,唤起全社会共同打磨,唤醒隐藏在人们心里的道德热情,唤醒人们的人性良知,就能铸就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支撑,就能凝聚起强大的道德向心力!雷锋精神之花就会竞相绽放,蔚然成风。几年来,全国涌现出那么多的中国好人,裂变出强大的正能量,令人振奋,看到了希望。一个民族的状态,取决于整体奉行的价值观,源于每个人向上向善的身体力行。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舍”与“得”的过程。在“舍”与“得”之间,每个人都要作出自己的选择。快乐是一宝,掌握有技巧,不是得到多,而是计较少。于丹教授说:“人这一辈子,比认识世界更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在人生路上,拼的不是脚力而是心力。”所以说,“舍”与“得”是一种哲学,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友情链接

宿城孝文化官网(Official Website): sqscxwh.91city.com sqscxwh.c.91city.com 282509575.c.91city.com
©2017 宿迁市宿城区孝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17404号
技术支持:同城网 服务电话:(集团号: 608115)